体制之变 突破发展瓶颈

导读:

25年前这里是占地仅几亩的马路市场,低档商品充斥其中,经营环境更是无从谈起。25年后,这里林立的玻璃钢简易大棚变成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商厦,经营业态也由传统的有形市场发展为有形与无形的无缝结合,连续三届位列 中国十大服装专职市场 榜,成为名副其实的 服装市场 。

在2010年12月29日,中国常熟服装城25周年的庆典举行前,会场上不断播放的介绍短片让场内的每一个参与者心潮澎湃。

体制之变 突破发展瓶颈

常熟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体制之变,在这里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之间变得和谐共生,让人艳羡。 沈阳五爱服装城的负责人向记者感慨道。

然而巨人市场的崛起,也曾经面临着种种挑战。常熟服装城前身是常熟招商城,在1985年市场形成之初,经营者在简易玻璃钢棚下1米来长的水泥板上经营。就是这样一个简易市场,实现了滚雪球般发展,到1994年时,它在国内服装市场中已占有了一席之地。20世纪末,服装城的业态仍旧是简单聚合的大棚市场,环视周边地区乃至各省市,设施好、档次高的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崛起,服装城的发展面临的压力是空为突破管理体制瓶颈制约,常熟市委、市政府采取调整管理体制、整合集体资源、实施就地改造的重大决策,使服装城寻求到了发展的路径。他们放开手脚,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建设,以打破体制制约为切入点,实施管理体制和产权结构的调整,组建服装城集团公司,将原来的市场资产进行整合,促使经营机制转变。

政策有了,市场本身的硬件升级也变得十分必要和紧迫。在 2003年,常熟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 三年再造一个新商城 的目标,由此拉开了常熟服装城二次创业是异地重建,还是原地改建?服装城行业实力品牌班子在调研时发现,倘若异地重建需占用耕地数千亩,原地改建则可充分利用原有的3.7平方公里土地,能扩容数倍而不占用一亩耕地。于是,服装城通过整合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聘请中国规划设计院作整体规划,8年来,共投入80多亿元改造市场和配套设施,新增180多万平方米建筑,没有征用一亩农田。

当提及商城地区的市场建设情况时,服装城管委会主任潘云来如数家珍:2003年个项目 国内外服装城 、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 小商品市场 、华东地区的鞋类商贸式市场 八达新丰鞋城 、常熟历史上单体建筑面积的商城 时装中心 和 男装中心 、 皮革城 以及行政办公大楼、华盛立体配载中心停车场等。

编辑点评:一大批新建市场和配套设施被建成投用,服装城迅速成为硬件设施核心、服务功能齐全的各省市的服装服饰批发市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