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消费金融公司排名(消费金融公司排名)

2021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2.3亿人次,已超疫前同期水平。机票、酒店、民宿、门票、租车等旅游场景消费数据强劲反弹。加之海外议清的不断好转,沉寂许久的消费金融市场或将迎来新的拐点。

现状

从2009年《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至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已走过了十个年头,整个行业消金公司数量也即将达到30家。从注册资本看,超过一半的消金公司注册资本在10亿(含)以上;地区分布方面,除北京、上海拥有多家企业,其他地区依然保持“一地一家”的原则。股东结构上,资金方加场景方已成为常见组合。

2020年以来,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消费金融又一次迎来了新的机遇,仅2020年就有重庆小米消金、北京阳光消金、重庆蚂蚁消金、苏银凯基消金、唯品富邦消金五家消费金融公司获批,成为继2014年(批筹6家)、2016年(批筹7家)后批筹数量最多的年份。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亿,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将释放出巨大的内需潜力。

手段

借款和同业拆借是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

目前市场中提供消费信贷的机构大致分为三类:商业银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及互联网平台。商业银行以个人消费贷款及信用卡业务参与消费金融业务,主要服务信用较好的客群,在资金成本、风险管理、客户质量等方面占据优势。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服务中等信用的客群,帮助其在小额交易、细分市场中获得有效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平台如花呗、借呗、白条等,则主要依托自有场景和渠道,聚焦特定市场和细分领域,为下沉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0》指出,消费金融公司行业规模的提升有赖于其融资能力的支撑,其当前融资手段主要依靠股东增资、向金融机构借款、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资产证券化、发行金融债等。

其中,金融机构借款和同业拆借是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的融资手段。银行系消金公司依靠股东优势,其资金拆入主要来源于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成本优势明显;而非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拆入的占比更高。此外,发行债券和ABS产品也是消金公司补充的资金渠道。

2020年受议清冲击,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出现负增长,但行业整体仍有望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速,消费金融公司所面临的行业背景既充满机遇,也不乏较大的挑战。

转型

线下向线上转化,须持续加大的是数字化转型。

早期成立的消费金融公司,开展业务类型以线下为主,消费场景从3C、家装到医美、教育。近几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线上支付的普及,传统零售、家装、旅游、教育培训等向线上转移,消费金融业务从获客到贷前、贷中、贷后基本实现全流程线上化,线上业务成为市场主流。

统计显示,2019年已经开业的24家持牌消金中,七成持牌消金以线上业务为主要发展方向。大部分消金公司通过助贷或联合贷实现业务增长,合作机构包括京东金融、蚂蚁金融、度小满金融、360金融、乐信、今日头条等头部互联网平台。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崛起,金融科技已广泛应用在金融行业,金融机构纷纷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满足日益多元化的服务需求。例如海尔消费金融,2021年海尔消费金融将用6%的收入持续投入到金融科技建设之中,以匹配金融科技的发展方向,落地“大中台”战略,提升自有研发能力,深化场景生态化、科技场景化、风控数字化建设。目前,已有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通过自行研发,开发出自己的智能信贷系统,覆盖智能支付、信用评分、智能催收、智能客服、风险管理、反欺诈识别等多个环节。

2021年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电视会议提出,下一阶段要高站位统筹金融科技发展与监管,出台新阶段发展规划,提升监管科技运用能力。随着金融科技强监管的常态化,金融科技发展即将进入规范化、深入化发展期。

温度

消费金融也需要“温度”。

年轻人合理、适当利用消费金融,可以促进信贷业务和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但是,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一些攀比、无限消费的不良现象,许多年轻人甚至不惜透支消费能力满足自我欲望。为此,央行指出“不宜依赖消费金融扩大消费”,《人民日报》也呼吁各大消费信贷机构应该承担起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合理倡导理性消费,适度借贷。

在此大背景下,一些金融机构率先发声表态,积极响应政府提倡正确消费、理性消费的号召。近日,平安银行就以一组“该花才花”态度海报刷屏深圳地铁,呼吁公众合理消费和借贷,赋予金融服务更多温度,获得广大消费者共鸣。

为了推广“该花才花”的消费理念,引领消费者合理消费,助力扩大内需促进内循环,金融机构应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价值主张,根据消费者的切身需求为其提供温暖的金融服务,而不是一味地以低价格、低利率吸引。

“可以花钱,但别乱花”,从企业责任的角度出发,在尊重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尊重理性消费,可以有效传递正确的消费观,既有助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还能让消费者感到温暖。

原则

很多东西在变,但总有一些核心的东西永远都不会改变,前者都是浮云。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