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背景简介(红军长征的背景和经过)

前序

“长征是一部史诗。这不仅是因为淳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

——哈里森·索尔兹伯里

长征堪称人类历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中央红军历时一年,路程2万5千里,一路艰难险阻,中央红军出发时8.6万人只有6千余人顺利达到陕北,不及十分之一。1936年6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经过实地采访将所见所闻写成《红星照耀中国》,该书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受斯诺的感染影响,1984年70多岁高龄的全美作家协会主席哈里森·埃文斯·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创作了《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将中国工农红军面临绝境,被迫转移,历经艰难险阻,终于脱离险境的过程向世人展现。

长征大背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长征 前所未闻的故事

从南昌起义到开辟根据地,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中国特色的武装夺取政权之路。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后,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共产党开始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相继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在攻打中心城市受挫后,改变原有部署,开始农村包围城市之路,开辟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长征大背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大革命时期井冈山周边政治形势图

“围魏救赵”开辟赣南闽西

面对红军的红军的日益壮大,蒋介石开始进剿井冈山根据地,在打破敌人两次围剿之后,随着周边革命根据地的蓬勃发展,坚守井冈山已意义不大,毛泽东、朱德带领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开辟中央苏区根据地,全盛时面积达8.4万多平方公里,根据地人口达435多万。

长征大背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开辟中央苏区战斗历程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在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引导下,红一方面军相继打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四次围剿,1933年,蒋介石为总结前四次“围剿”失败的教训,在庐山开办军官训练团,除讲授一般理论外,野外演习占整个训练时间的大部分,提高部队士气及作战技能。1933年下半年,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分路“围剿”中央红军。

博古、李德为首的中革军委坚持正面对抗,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采取集中对集中、堡垒对堡垒、阵地对阵地的“正规战”,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红军遭到严重削弱、中央苏区大部丧失,蒋介石意欲实行铁桶计划将中央红军全部歼灭,在此危急时刻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战役,开始踏上两万五千里长征之路。

长征大背景:被迫进行的战略转移,创造不可思议的奇迹

第五次反围剿

长征历程

1935年10月,当中央红军越过岷山,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堵,长征即将结束之际,毛泽东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有感而发写下了壮丽诗篇“七律长征”。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回想一路走来,长征一来要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二来还要跟大自然斗争,先后八次渡河(依次是血战湘江、强渡乌江、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稍有不慎就有全军覆灭的危险,靠着两条腿以及鉴定的革命信念,中央红军走完了两万五千里长征,壮哉。

(7)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