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三天朋友圈意味什么(一个女生突然设置3天可见)

去年年初,微信之父张小龙在一年一度的微信公开课上,分享了一些数据:

微信已有10.9亿以上的用户,有2亿以上的用户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而2亿这个数字,比一年前翻了一倍。

自从微信新增了可以设置朋友圈的展示时间这项功能,通讯录里,已有很多人把朋友圈设定为三天可见或者半年可见。

记得微信刚开通可以设置朋友圈可见时间这项功能时,有些媒体还发文呼吁:“请不要用“朋友圈仅三天可见”冷掉朋友的心,也不要使用分组可见的功能,区别对待朋友。”

但呼吁归呼吁,还是有2亿用户依然把朋友圈设置为“三天可见”。粗略估算一下,这也就意味着你100个朋友中已有20个选择了只展示三天的朋友圈,可能也包括你自己。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朋友圈“三天可见”,做出这项选择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心理动机呢?今天我们就试着解读一下。

身心敞开程度

如果你和一个朋友在现实中没有太多交集,你又想去了解Ta,那通过Ta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大概能猜测出Ta的日常喜好或性格特征。那么一个人朋友圈所展示的内容、更新的频率,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身心敞开程度。

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的人,一般是在现阶段,不愿向所有人展现自己全部的的个人状态。

也许是因为Ta自己觉得这一段时间比较平淡,没有更多值得分享的内容。也许是因为Ta对能见到其朋友圈的某些人有所顾忌。如家人,如工作上的同事、领导,Ta并不愿所有人都能随时了解到Ta的现状、情绪,甚至更多的信息。

图片来源:pixabay

身心敞开程度,用社会心理学的专业解释,即自我暴露(Self-disclosure),

就是指一个人有主动、自发意识地向别人暴露自己真实且重要的信息,愿意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及信念。

有多位心理学家指出:愿意把真实自我呈现给重要他人,让别人了解自己,具有这种自我暴露能力的人,是一种健康心理,是建立亲密关系的首要条件,也是自我实现必需具备的能力。

但是,自我暴露的程度,要适时有度,太多或太少,都有可能引起人际环境适应的一些问题。自我暴露太少的人,很难与别人建立起密切的人际关系。

同样,自我暴露太多的人,比如那些每天在朋友圈动辄就发十几条几十条自我信息尤其是美颜自拍照的人)也会让人觉得过度“自恋”,这其实是习惯以自我中心的人,一种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表现。

比较健康的自我暴露模式是:对少数亲密的人作较多的暴露,而对普通关系的人作中等程度的暴露。

自我界限

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往往不会经常频繁地和别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互动。不热衷点赞、转发、评论。这样的人一般是边界感较强,自我界限比较清晰的人。

“自我界限”,是指在人际关系中能清楚地认知自己与他人的责任和权力范围,既能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也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从心理发展上看,自我界限是逐渐形成的,是心灵健康成长的结果。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界限比较清晰的人,也是不愿轻易去打扰别人,同时也能守好界限,不被别人打扰。这可能会给喜欢互动的微信好友一种“高冷”的感觉。

但边界感强的人会理性地且坦然地看待,即使别人给Ta的某条朋友圈点赞,Ta也能心安理得地不去回复。

图片来源:pixabay

受外界影响程度

朋友圈三天可见的人,一般很少转发明星八卦、热点新闻,或者比较有煽动性的文章。因为他们受外界影响的程度不高。

现实生活中,也不会轻易被一两句话就触发,产生较大的情绪波动,或者改变自己原有的想法。他们也不愿接受评判,可能你苦口婆心说了一堆建议,他们只是一笑了之。

【有位朋友曾吐槽她的外甥女,三十多岁了还是单身,家人都着急得不行。有次女孩在朋友圈发了组独自去外地旅行的照片,女孩的妈妈就在下面回复:有空多找朋友聚聚,这么大了别总是一个人玩……过了一会女孩就把这条朋友圈删除了。】

他们比较有自己的主见,除非Ta主动请教或求助,除此之外,不要轻易给Ta建议或意见,因为即便你说了,他们也不会听取和采纳。

图片来源:pixabay

归属感

很多人在朋友圈设置了“三天可见”,更新频率也不高,但在某几个特定群体的微信群里,却会时常发布个人动态。比如家庭群、同学群等等。他们会晒周末自己做的美食,或者种草一家自己新发现的小店。

这是因为人面对不同群体,归属感也会有所不同。

归属感,又称为隶属感,是指个体与所属群体间的一种内在联系,是个体对特殊群体及其从属关系的划定、认同和维系的心理表现。

从人类的发展史可以发现,人类是群居动物,从生存的角度来看,个体都害怕孤独落单,希望自己归属于某个或多个群体。

所以人类最早以部落形式群居生活,再到后来进入文明社会的家庭、工作单位、协会、团体等等,这些群体性单位的存在,正是满足了个体的需求。

个体从集体中获得帮助和关爱,从而消除或减少孤独感,获得内心的安全感。

图片来源:pixabay

所以,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能从多个团体中获得归属感,也就不再热衷在微信朋友圈寻求关注。当然,也有人不管在现实中还是网络社交媒体上,都缺乏归属感。

或只在网络上能找到归属感,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得不到认同和关注,那这部分人,都属于归属感缺乏的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缺乏归属感的人会对自己从事的工作缺乏激情,责任感不强;社交圈子狭窄,朋友不多;业余生活单调,缺乏兴趣爱好。

人格面具

很多用心经营朋友圈的人,总爱擅长展示自己光鲜亮丽的一面,更有甚者是“拍照五分钟,P图一小时”。其实P图发朋友圈,已是一种流行趋势,不美颜,不示人,似乎也已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新型社交礼仪。

只精挑细选把生活最精致、最美好的一面展现在朋友圈里的人,不过挑选了生活的一小部分,那不是生活全部真实的状态。

【有位网友在“你为什么把朋友圈设置成三天可见”的话题下回复说:“以前自己在朋友圈立了很多人设:健身达人、关爱流浪小动物的爱心大使、二十四孝男友……后来觉得太累了,不想再装了。】

这位网友显然是摘下了自己“完美”的人格面具,不想继续立“人设”,开始坦然面对真实的自己。

图片来源:pixabay

“人格面具”这个概念,源自荣格的精神分析理论。荣格也之称为“从众求同原型”。他对此解释是:人格面具是个人适应抑或他认为所采用的方式对付世界体系。

人格面具在整个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

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把自己仅仅认同于所扮演的角色,那Ta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

就像在朋友圈一直不停立“完美”人设的人,长期受完美人格面具支配,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疏远,不愿面对真实的自己,无法接受自己身上“不完美”的地方,从而引发紧张、焦虑,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还会产生面具障碍等心理问题。

对当下现实的专注度

微信朋友圈是当今人们最常用的网络社交媒体,但它只是一个便捷沟通的网络社交工具,它不能取代现实的人际沟通模式。人也不能脱离现实,只从网络社交平台上,满足人际交往的全部需求。

曾有人在知乎上留言:

优秀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什么值得炫耀的。相爱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最爱的人就在身边。太忙的人不发朋友圈,因为没时间去取悦别人。

这观点也代表着一部分人的态度,我部分赞同,一个人在网络社交媒体上所花费的时间、精力,也从侧面反映着Ta和现实生活的关系。

图片来源:pixabay

一个人更愿意把时间精力投入到现实生活中的时候,便对网络社交媒体有点“漫不经心”,或“随性而为”。

更不更新,只取决于自己的状态,想分享时发几条,没心情时便沉默好久。

把现实生活看得更加重要时,便会更积极地去亲身参与实际的社交活动,如和家人、朋友聚会,深入体验一次旅行,和志同道合的伙伴面对面分享最近的学习心得……而不是仅限于网络上的一句问候,去一个网红店走马观花式地打卡。

生活不是过给别人参观的,每个人的生活,最重要的还是内心真实的感受。

结语:

网络时代,通过网络社交媒体进行人际沟通,已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方式。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人对外展示自己状态的一种途径,通过朋友圈人们可以增进了解、增加互动,成为人们人际交往的助推器。

朋友圈展示的时间设定,是每个人自由选择的权利,一切都由你自己说了算。只愿你不再为此纠结,发还是不发?不再为别人的评判而影响自己的心情。

当你有面对真实自己的底气,便会有“我的地盘我做主”的态度。至于朋友圈几天可见,有无内容,精不精致,你便不会那么在意了。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