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专卖店还只适用核心车渠道

关键词:品牌,专卖店,核心车,渠道

导读:1998年,以广州本田、上海通用为代表的国内主要汽车生产厂家开始仿效国外营销模式,推出 整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 为主要内容的4s销售模式。随后,其它汽车生产企业也相继跟进,颇有一种 山雨欲来风满楼 的味道。

国内的品牌专卖店在结构以及运作模式等方面类似于欧盟的4s店。除去国内4s店的投资规模较大从而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价格较高以及4s的软件素质等方面的缺陷外,下面两方面的状况使得以4s店为主的品牌专卖店不可能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流渠道模式。

作为一种消费品,汽车在国内与西方的定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西方,由于经济比较发达,汽车是一种必需品;相对于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以及城乡差异,中国的汽车更类似于品,品会逐步向必需品过渡,只不过过渡的时间比较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将会迅速增加,而增加的保有量先更多的集中于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方面,而核心车型由于价格弹性较低,其增加量的幅度不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中国汽车未来的市场主要体现于中档以及经济型车型方面,这部分的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较高,而4s店由于其较高的品牌定位以及较高的价位,与目前的经济型以及中档车型的消费者的定位是不一致的。

国内与西方在汽车市场结构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性。西方的汽车市场结构是寡头垄断型,比如,美国汽车市场主要由三大寡头垄断,欧盟的情况亦很相似。但是,中国目前汽车的市场结构更加类似于垄断竞争类型,生产商比较多,每一生产商都对市场有**的控制力量,但是控制力量又都不是很强烈。尽管中国汽车的保有量在迅速的增加,但是,增加的保有量被众多的汽车生产商瓜分,每一生产商所分配的量就很有限了;同时,品牌的众多使得消费者有了更大的选择权,4s店的销售量就受到很大的制约。

西方由于经济的发达程度较高,汽车作为一种必需品,保有量较大,同时,市场结构的寡头垄断性使得每一品牌所分得的销售量是很大的,因此,4s店在西方的发展比较好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小编点评

在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型城市,对于核心品牌的汽车生产商可以采用4s店的模式,因为经济发达城市的汽车保有量比较高,同时中国目前的核心车市场的市场结构更加类似于寡头垄断。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