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春节的风俗由来和寓意简介

《诗经.七月》中记载了西周时期旧岁新年的节庆风俗;冬天来临,人们回到家中,堵住向北的窗户,室内生火,用烟熏鼠准备过年。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朋酒斯享,日杀羔羊,跻彼公堂,称彼咒觥,万寿无疆。"这是人们将美酒和羔羊奉献给诸神,以酬谢一年来神的保佑和赐福,这种欢庆活动一般选择在冬季农闲之际,它就是后来新年习俗的雏形。

新年习俗定型于汉代。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情趣开始得到释放,一些小的节日习俗也逐渐形成。正月初一作为新年的日期得到确立。从汉朝到南北朝,正月初一燃爆竹、换桃符、饮屠苏酒、守岁阳、游乐赏灯等活动相继出现,这项庆祝活动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第一大节日。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唐代是思想文化昌明开放的时代,也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新年习俗在唐代渐渐地从祈报、敬神、迷信的神秘氛围中冲突出来,开始有了娱乐、礼仪等内容。人们把庆贺新年的重点由祭神转向了享受生活和娱乐游艺。从唐代开始,新年才真正成为普天同庆、万民欢庆的“佳节良辰"。

01.除夕守岁

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现代以吃腊八粥开始)到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直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段时间。而除夕守岁和正月初一是新年的高潮。

大年三十是旧年的最后一天,也是新年的前夕。正是“月穷岁尽"除旧迎新的时间节点。守岁,即大年夜灯火通明,全家人围炉夜话,通宵不眠。守岁,也是守候新岁的意思,在晋朝的时候就已有了守岁习俗,周处《风土记》说蜀人"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守岁源于晋代,在南北朝时己成普通风俗。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岁暮,家家具有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唐宋时期,"守岁"尤盛。到明清时,守岁之风不减唐宋。清三王聘辑《古今事物考》记载:"岁终一日为除日,夜为守夕。宋,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夜祀其先,长幼聚欢,祝颂而散,谓之分岁。"

过去的守岁一定要有火,屋内有炉火,屋外有篝火,越旺越好,以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即"旺火"。

除夕守岁还有古老风俗,喝屠苏酒。屠苏酒是用一种阔叶草药配制的药酒,饮屠苏酒的习俗在唐代就已形成,不过唐代是元旦饮用,到了宋代改为除夕饮此药酒。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中说:"除夕守岁,饮屠苏酒乃是惯例。"今天,南方一些地区仍有过年饮屠苏酒的习俗,并代代相传。

守岁的习俗有着对即将过去的旧岁无限留恋,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殷殷期盼。正如俗语"黄金易得,韶光难留"。从古至今,"守岁"也意味着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这层意思。

02.拜贺新年和压岁钱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叫它"年"。每到腊月三十晚上,它就蹿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躲在家中,将准备好的肉食放在门外让"年"饱餐一顿。待“年"离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没被"年"吃掉,这种作揖祝贺也就为了今天的拜年风俗。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宋代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北宋汴梁过年时的状况:"正月初一年节,开封府放关捕三日,士庶自早互相庆贺。"

在宋代,送帖拜年之风盛行。宋代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写道:"宋元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用这种二寸宽、三寸长的梅花笺纸写上自已的姓名及地址,背面在写一些恭贺新年的吉庆话语,在正月初一这天朋友之间互相赠送,就是拜年。

清代的拜年也颇具讲究,据记载,清代康熙年间,一些讲究的人家,即使送名帖拜年,也是庄重有余:贺新年用质地很好的红色硬纸片制作,将此片放入锦盒送给亲友。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在民间,人们互相拜年,是出于对长者的尊敬,对亲朋的热爱,也是一种淳朴的联络感情、增进友谊的活动。大年初一早晨,晚辈先给长辈拜年,然后到街坊邻居拜年,感情十分真诚。现在,自从有了手机以后,拜年活动逐渐变得简单了,一条短信,发给几百人,效率是高了,诚意却下降了。

新年拜年的规矩是初一拜本家、初二拜岳家、初三拜亲戚。现在己没太多讲究了,也可同学、同事、朋友、合作者、邻里之间相互拜年。在"过年好"的道贺声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增进了人与人的感情。古语说的好,拜年“以联年谊、以敦乡情"。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拜年的压岁钱,也称“押岁钱或"压祟钱"。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孩子平安过年的。给小孩压岁钱的习俗始于魏晋时期。有一个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怪,他面目狰狞,身黑手白,专门惊吓小孩,每年三十夜里窜出来的,触摸熟睡的小孩脑门。凡是被“祟"摸过脑门的小孩就要发高烧,待几天退烧后就变得呆头呆脑。传说嘉兴府有户姓管的人家,老来得子,十分珍爱。年三十晚上,老爷子一直陪孩子在床上玩铜钱,夜深了,困意袭来就睡着了,而用红纸包的几块铜钱就放在枕头一旁。半夜时刻,小妖怪鬼鬼祟祟溜进房间,正要对小孩下毒手,突然枕头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一声落荒而逃。这件事传出后,大家都纷纷效仿,果然小妖怪再没来侵扰孩子。由于"压祟钱"的祟与岁同音,人们也把"压祟钱"称为压岁钱。

宋代以后,压岁钱改为铜币。过年时给孩子十个或百个小铜币,寓意孩子长命百岁。吴曼云先生《压岁钱》中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兮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饧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03.买年画、贴春联、放烟花爆竹、倒贴福字

年画是由古代的门神画发展而来的,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宋代,木版年画逐步取代了手工绘制的门神画,绘画题材以诗词、戏曲、文学为主,除了传统的人物秦琼、尉迟恭、钟馗、神茶、郁垒等,又增添了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目前,国内现存的最早的年画是1970年在甘肃发现的南宋时刻印的《四美图》,表现内容是王昭君、赵飞燕、绿珠、班姬四大美人。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早期的年画大多出自民间艺人之手,几乎所有的年画都寄寓着某些吉祥的意思。这种年画一目了然,在视觉中给人一种喜庆的快感。例如:抱着活蹦乱跳大鲤鱼的胖娃娃,象征着"吉庆有余",画面上是一棵摇钱树和一个聚宝盆的,象征着“招财进宝",画面上一个老寿星手拿如意和童子,象征着"人寿年丰、吉祥如意"美意。

此外,还有一种民间剪纸叫窗花,也是一种独特的中国民间国粹。过去在过年前,大姑娘小媳妇们总要围生在一起,用一把小剪刀,在大红纸上剪出各种精美的图案,贴在窗户上。这些剪纸的主题大多是五谷丰登、福寿双全、鹊雀登枝、鹤鹿同春、年年有余、岁寒三友、春到人间等吉祥如意的图案,贴上窗花,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扑面而来。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除夕前贴"福"字跟贴年画、贴门神、贴对联同步进行。一般大年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和门神,有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也自己铺纸泼墨挥春,将自己的房屋里里外外装点的喜气洋洋。

什么是“福"呢?“福"在古书中有多种解释,它的含义是"长命富贵","吉祥如意"。先秦古籍《韩非子》说:"全寿富贵之谓福",意思是说长寿再加上富贵就是福。如春联中“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福"和“善"紧紧联系在一起,只有向善才有祥瑞、平安,才能富贵和长寿。

清代吴振棫在《养吉斋从录》中说,十二月初一日,有开笔书福之典。溯其源起,自圣祖时已书赐近臣。《御制书福联句》说:"御书第一福字,悬于乾清宫正殿。其余宫廷围苑等处,张贴共十九幅。"

清代时,“福"字是皇帝御笔亲书的,是赐给亲王和大臣的,代表着皇帝巨大的恩惠。宫廷中对书写"福"字賜"福"如此隆重,自然要影响到民间。于是,民间的贴"福"也成为了新年重要的习俗。新年伊始,人们自然都在祈盼“春满人间福满门",以贴福字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良好愿望。

"福"就是幸福,人们春节贴福字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祈盼。贴倒"福",正是讨人一句“福到了"的吉祥话。关于贴倒“福",还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好心善良的马皇后为了消除这场灾祸,传令全城所有人家,必须在过年天明之前,在自家大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金陵城内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福"。还有一家将"福"字贴倒了。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看见一家"福"字贴倒了,皇帝龙颜大怒,立即下令将那家满门抄斩。马皇后一看,急中生智,忙对皇帝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将福字贴倒了,这是说皇恩"福到"的意思呀!"朱元璋一听言之有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避免了。从此,人们为了怀念马皇后,也为了图吉利,"贴倒福"便流行开来。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贴门神和春联都是在家庭的大门及两侧,门神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叔宝和尉迟恭敬德所替代。

春联是从桃符发展而来的,原来人们用桃木板画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两扇门上。后来,画像又改成写字的"门目",门目两边各写两字,但是表达内容有限。于是,又用纸书写字数较多的对子。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后,曾令各家各户贴对联,并将对联改为春联,用红纸书写。传说一次,朱元璋到民间视察,见一户人家没贴春联,感到好奇,一问才知这家是阉猪的,不识字。于是朱元璋亲自动笔为他写了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由于春联的形式大家喜闻乐见,成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民间文艺形式,并长盛不衰。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爆竹,是过年的重要标志,是新年里不可缺少的民俗物象。"爆竹声中一岁除",每逢除夕之夜,劈劈啪啪的爆竹声此起彼伏,将节日的气氛烘托得热闹非凡。

爆竹,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梁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了这个习俗:"正月一日,三元之日也,春私谓之端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爆竹的发展与火药的发明有关,从唐朝起,一些地方天灾连年,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发明了用小竹筒里装上硝,导引爆炸,发出巨大声响。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如今,人们用纸造筒子代替了竹子,并把炮竹编成串,因为其响声清脆如鞭响,于是又有了"鞭炮"之称。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时鞭炮作坊兴盛,除夕时鞭炮响彻京城开封的大小街头。

从明代开始,鞭炮和烟花的制作有很大进步。不仅制作精美,名称也带有中华文化的色彩,如"全家福"、“二龙戏珠"、"鸳鸯戏水"、"仙女散花"、“飞雪迎春"、"金猴腾空"等。这些爆竹和烟花在节日燃放,真是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O4.春节的食俗

春节饮食极其丰富多彩,南北风俗各异。北方多食饺子,南方多食元宵和年糕。饺子,北方地区称为"扁食"、"煮饽饽"等。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饺子在南北各地大都是用米、面为皮,中间夹以各种馅料,包合而成。人们在除夕之夜包好饺子,待子时煮食,取其"更岁交子"之意。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大、捏得严紧。有些地区,为了求得吉利,在个别饺子里包一枚硬币,谁要吃出钱来,谁就会财运亨通。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说,清时京师中的富家大户,甚至将"金银小锞及宝石藏于饽饽之中",家人食之者,一年到头大吉大利。一般百姓人家,除夕的饺子多以白菜等加少许猪肉调制而成,而富家大户则完全不一样。例如,清醇亲王府的新年饺子馅,“就有猪肉吉祥菜(干马齿苋菜)、猪肉白菜、羊肉白菜、猪肉菠菜、猪肉韭菜、猪肉韭菜虾仁三鲜、烧鸭豆芽及素馅等"。用料讲究精制,品种多样。,平民百姓人家不可想象。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清代,南北各地的年糕,一般用糯米和黄米制作,年糕有黄白之分。南方地区有用菜和肉相混合煮成汤的,也有用火腿和年糕炒菜的。还有用猪油拌砂糖,加桂花和玫瑰花蒸食的,甜糯可口,老少皆宜。食用年糕又称年年高,含有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之寓意。

民间的春节饮食,大江南北,五彩缤纷,风味各异。而今,除夕的年夜饭就是春节的重要习俗之一。除夕年夜饭,也称团圆饭,是重要的除夕阖家团圆聚餐。一般的菜谱都会有鸡(吉庆)、鱼(年年有余)、四喜丸子(四季平安)、猪肘(四季发财)等寓意美好的菜肴。其实,聚餐的真正主题是家人的团聚、健康、平安。

春节的起源和具有民族特色的习俗

结束语

新年的习俗如今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礼仪性、应酬性渐渐地加强。此外,春节的游艺性也非富多彩。如玩狮子、舞龙、赛龙舟、演戏、旅游、逛庙会等娱乐活动五彩缤纷。北京人逛厂甸、广州人游花市、上海人游城隍庙、苏州人听寒山寺的钟声等,各种春节的娱乐活动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万网时代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qulianxi@foxmai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